热门标签

吉林省首位国家集采人工耳蜗受益者启新“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23:00    

3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的手术室内,一场历时90分钟的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顺利完成。这是吉林省首例享受国家集采政策的人工耳蜗手术,也标志着“天价”人工耳蜗正式告别历史舞台——单套价格从平均20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高达75%。对于无数因费用问题止步于“无声世界”的家庭而言,这一刀“砍”下的不仅是价格,更是横亘在听障患者与社会之间的壁垒。


从“不敢想”到“用得起”

病房内,患者父亲马东东高兴地告诉记者,孩子手术成功了,他的心也放下了一大半。这位来自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龙王村的农民,此前一直担心孩子听不见这个弊病。“孩子从小就耳朵不好使,带了几年助听器听力更减退了,原先有70%的听力现在减退到15%-25%,必须得给他做手术了,不做手术以后就是带助听器也听不见了。”

患者父亲马东东


转机出现在2024年末。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耳科负责人杜波教授告诉他,再等等,国家集采政策马上落地,费用降到他们家也能负担得起!2025年,政策如约而至。经医保报销后,他家仅需自付5万元左右便完成了手术。“现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孩子能听见了!”马东东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千万家庭的心声。

高端技术“不缩水”

此次集采的人工耳蜗并非“简配版”,而是实打实的“升级款”。杜波教授介绍,此次国家集中采购的五款人工耳蜗产品,均为国际国内一线品牌高端型号,如奥地利美迪乐、美国领先仿生等,总体价格都在五万元以下,且全部支持3.0T核磁检查,“这意味着患者未来做核磁检查无需取出植入体,避免了二次手术风险”。


更令人惊喜的是,新一代设备无论是言语处理器,还是外部设备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使得患者对声音的聆听效果大幅提高,尤其是在音乐感知方面,提升更为明显。

全年龄段受益

很多人以为人工耳蜗只是孩子的“专利”,其实成人患者同样迫切。“人工耳蜗植入的适用群体涵盖全年龄段,不仅是儿童,许多重度耳聋的成人患者同样有需求。只要是听力严重下降且佩戴助听器无效,经医学检查不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都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杜波教授强调,在植入人工耳蜗后,恢复听力需要一定过程。手术植入仅仅是第一步,术后通常一个月才开机,开机后患者才能听到声音。

对于儿童而言,人工耳蜗植入后还需要经历康复阶段。因为这些儿童自幼可能从未听到过声音,也不会说话,所以需要前往专业康复机构,接受听力和言语方面的康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绝大部分儿童都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听和说。“我们以往接收的患儿中,大约 90%都能够进入正常的幼儿园和小学学习。”

而对于成人来说,接受人工耳蜗手术有一定条件限制,即患者必须具备一定语言基础才适合进行手术。如果是先天性聋哑的成人,手术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对于有语言基础的成人患者,术后既可以自行进行听力和语言康复训练,也可以选择到社会上的专业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

医疗公平再进一步

从“听不见”到“听得清”,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命运,更是一个国家守护民生底线的温度与决心。


“同等医保基金支出下,更多患者能获得救治!”吉大一院副院长李蕴潜给出一组震撼数据:该院已落地575种集采药品、28个大类集采耗材,预计每年节省医疗费用过十亿。“我们期待人工耳蜗集采这一政策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对听障群体的关注与支持,促进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者都能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温暖与力量。”


来源: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

编辑:赵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