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强省会·新风采】贵阳贵安: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9:00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乡村要振兴,关键是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近年来,贵阳贵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持续深化“五个一”行动,探索推行党建引领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股份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移风易俗 增强基层凝聚力

“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我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4月10日,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大模接到了返乡创业青年杨云的入党申请书,整整四页信笺纸写满了对加入党组织的渴望。


“全村共有76名正式党员,其中60岁以上的占到了近三分之二,青年党员还有部分在外务工创业,基层组织对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党员需求十分迫切。”杨云的入党申请书也是陶大模今年以来收到的第三份,他欣慰地说:“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都在向党组织靠拢,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更浓了。”

龙广村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在陶大模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主体作用,倡导邻里互助,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治理氛围和产业发展合力。

关于邻里互助,还要从一场酒席说起。龙广村是布依族聚居地,以前就有乡亲在办酒前一天送菜送肉的风俗。2023年4月,一位在外多年的村民父亲过世,想让老人落叶归根,龙广村“两委”告诉他,近年来,贵阳贵安深入推进农村“五治”,村里摒除陈规陋习,已形成喜事1天办结、丧事最多3天的新风尚。这位村民与村委会商议后决定,这次白事直接不收礼金,村里人只出物、出力。


随后,村里印制了“邻里互助簿”,用来记录乡亲们治丧所提供的帮助,有送菜的、送油的,也有提供桌椅板凳的、帮忙炒菜的……红白事礼金账簿被写满温情的“邻里互助簿”取而代之。以此为契机,龙广村也开始用文明乡风作“酵母”,酿制乡村振兴的醇香美酒。

龙广村创新建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信息员”的“一会一队四员合一”机制,在“互相帮助”四个字上下功夫。该机制运行以来,志愿服务队累计出动300余人次,为73场红白事提供全流程服务。

有了“邻里互助簿”,“邻里互助社”也应运而生。龙广村在河湾等村民小组成立“邻里互助社”,号召社员投身旅居产业建设,目前河湾村民组已有18户参与旅居房屋改造,9户捐款6万余元支持村庄配套建设,切实将“金钱味”转变成共谋发展的“人情味”。

贵阳贵安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倡导婚事1天办结、丧事3天办结、单方办理不超过15桌、礼金不超过50元,组织996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实施农村公墓提质改造5个、新建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15个;数字殡葬平台上线运行,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如今,龙广村的人居环境、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改善,也为旅居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强基 集体经济韧性足

“没想到村集体公司才成立一年多,我们就能领到分红。当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入了几股,没想到这比我存银行还划算。”今年初,修文县景阳街道和新村举行集体分红发放仪式,村民池泽贵高兴地说道。

在分红现场,村民们齐聚一堂、热闹非凡,签字、摁手印、领钱……大家相互交谈,个个喜笑颜开。当天共发放分红18万元,涉及和新村11个组、900多户村民。


和新村是景阳街道的“城中村”,辖区内有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贵州轮胎厂、永辉物流等10余家优强企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显著。2023年,和新村“两委”探索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成立村集体混合所有制公司,建成运营物流园园区东、西路停车场、货车司机服务站、永盛和小区便民服务站、果蔬分拣中心、可回收物回收站、上和停车场6个项目,当年村集体经济收益就达67万元。同时,和新村还利用一口闲置的“冒沙井”,启动村集体水站建设,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以上收入。

和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琴说:“我们村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先后成立合作社与公司,现在有停车场、仓库、大棚等对外出租,收入挺可观的,每年都会给村里的高龄老人和残疾人发放慰问金和补贴。”


很难想象,此前的和新村曾因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无产业发展、信访矛盾多发,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还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村民的不配合、不信任一直是阻碍村集体发展和工作推进的痛点、难点。

从2021年开始,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积极攻克历史遗留问题,全力化解各类陈年旧案,消除发展障碍,同时,想方设法盘活闲置资源,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短短几年时间,和新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村集体经济收益连年攀升,成功撕掉后进村等负面标签,成为修文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

近年来,贵阳贵安以党建“五个一”行动为总揽,“找准一条路子”发动208个村开展“1+1”发展方式实践,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新村的实践生动地诠释了找准“路子”的必要性。2024年,贵阳贵安村集体全年经营性收入6.47亿元,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集体基本消除,2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近90%。

“现在村子里还有两个在建项目、两个拟建项目。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走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把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周琴信心满满地说道。

人才保障 培育振兴“生力军”

最近,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的“筑农夜校”无人机培训班异常火爆,原本计划一期100人左右的培训,报名的人就有790多人。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培训班只能临时更换地点,并把报名群众分为7期开展培训,尽量满足农民对技能培训的需求。

4月9日,无人机培训班第一期开班,在参加培训的群众中,多名农村党员带头报名并动员群众参与,成为培训中的“学习先锋”。

修文县禾硕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刚参加培训后,感觉收获很大:“我们修文在猕猴桃产业上大力推广无人机应用。通过这次授课,让我们看到了发展植保无人机、低空经济的前景,坚定了我们的行业信心。”


从2024年12月开始,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筑农夜校”免费培训班,利用农闲和晚上的时间,为村民讲政策、讲技术。截至目前,“筑农夜校”培训班一共举办了7期,惠及贵安新区、花溪区、乌当区、修文县等地的500多名农村群众,涉及种植养殖、民宿经营等内容,后续还将在贵阳贵安全面铺开。

“筑农夜校”的原则是“村民想听什么就讲什么、村民在哪里课堂就开到哪里、村民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讲”,这正是基层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培训,线上开辟夜校学习专栏,发布专家授课、致富能人现身说法等优质视频;线下采取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技人员下基层服务等方式开展专业培训。”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近年来,贵阳贵安大力实施“筑人才·强省会”行动,重点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农村实用人才连续三年保持新增1万人的增长速度。2024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202人、乡村工匠334人、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816人。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的同时,贵阳贵安连续三年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提级培训,组织完成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调整履职不到位村党组织书记13人、选拔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在这场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随着农村实用人才数量的持续增长和基层党组织的不断优化,乡村的发展动能愈发强劲,贵阳贵安正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持续奏响人才强音,也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示范带动 走出强村富民路

鸡辣椒法棍、折耳根腊肉恰巴塔、盐菜肉恰巴塔、酸豇豆肉沫碱水、鸡辣椒腐乳碱水……4月14日上午,在花溪区黔陶乡马场村小马场村民组的龙辉山庄,山庄主人陈昌航正从窑烤炉中取出各式各样的面包。陈昌航介绍,“这些都是我们根据地方特色自主研发的新品,很受省内游客的欢迎,不仅线下卖得好,线上预订的也多。”


早在2012年,陈昌航便开始经营农家乐。也正是在这一年,陈昌航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是全乡最早在抖音上宣传旅游的,每天都发我们农村的美食美景,粉丝有1万多人。”陈昌航说,“没想到我们的风景那么吸引人,在网上发布后,吸引了很多游客打电话订房,但是我们客房有限,很多订单只能推掉。”

“我是党员就应该作示范,既然有那么多客源,为什么不带动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呢?”陈昌航在向党组织汇报了这个想法后,得到了乡里和村里的大力支持,动员有条件的村民发展旅游业。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农家乐、乡村旅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当地成长起来,曾一度扩展到上百家。


而陈昌航的山庄也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打造了窑烤面包的研学业务,还拓展了烧烤、民宿、水上乐园等业态,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5个。

近年来,黔陶乡打造了“百庄黔陶”项目,涵盖了研学、旅居、机车驿站、餐饮等多个业态,还将整合订房、购物、管家服务等功能,为游客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今年,马场村村委委员陈正萍不仅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自己还成为整个村民组民宿产业的“总管家”。“我们黔陶乡打造了总管家、乡、村三级管家式服务,全天24小时为游客提供咨询和帮助。”她说,“去年全村接待游客近10万人,乡村旅游前景大好,村民们都吃上了‘旅游饭’。作为党员,我更要为村民当好示范、为发展做好服务。”


如今,黔陶乡坚持“党委领导、支部引领、集体主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各方游客,让当地群众端起了旅游“金饭碗”。

在贵阳贵安的乡村振兴画卷中,像龙广村、马场村这样的生动案例展现出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未来,贵阳贵安将继续以党建为核心引擎,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王倩 记者 李佳旭/文 梁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