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雪域雄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6:12:00    

次罗布遥望雪山,向忠诚守护的边防线敬礼。张照杰/摄

阳春4月,青藏高原依旧寒冷,狂风裹挟着暴雪肆意呼啸。茫茫雪域中,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的巡逻队伍顶风前行。队伍最前方,二级上士次罗布一边全神贯注地探寻前路,一边转头大声叮嘱战友们小心暗冰。

次罗布身材壮实,皮肤黝黑,是这条巡逻线上的常客。在这片难辨特征的雪野,他仅凭几处不起眼的土坑、土坎,就能精准判定方位。入伍11年,他先后70余次圆满完成巡逻任务,20次征战赛场摘金夺银,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被陆军表彰为第七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1次。

每次巡逻,在险峻如利刃的“刀背山”和深不见底的悬崖间,次罗布都会率先走在最前面,为战友踩出一条生命通道。

“我要到边防”

出生于拉萨市达孜区的次罗布,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到边防来当兵。尽管如今已是巡逻线上的“领头人”,但当年,次罗布也曾数次与边防失之交臂。

大学时,贴满校园的征兵海报点燃了次罗布内心的渴望。他两次报名参军,满心期盼着来到军营,却遗憾两次落选。身边的人都劝他毕业后考公务员,谋个安稳前程,次罗布却坚定拒绝了。“穿上军装是我儿时的梦想,我一定要实现它,这是我一生的追求。”他解释说。

2014年9月,第3次报名的次罗布终于圆梦。他兴奋地期待着到边防最艰苦的地方,却没想到再次事与愿违,被分配到了重庆。

“当兵就要当一名好兵。”虽然没能到心心念念的边防,但次罗布没有忘记自己从军的初衷。他将目标瞄准“龙虎榜”上的标兵,加班加点提升训练成绩,每天起床号响起时,他已经跑完了8公里。5公里越野,战友跑一趟,次罗布要负重多跑好几趟。义务兵期间,他就多次在集团军组织的比武中摘金夺银,并刷新多项军事训练纪录。义务兵服役期满,次罗布成功留队。

2017年,次罗布终于等来梦寐以求的机会。单位有交流到西藏边防部队的名额,次罗布听说后果断报名。在申请书中,他写道:“没有边防军人的忠诚坚守,何来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英雄戍边官兵是我一生的榜样。我愿以热血生命起誓,宁可雪域埋忠骨,也绝不让祖国丢失一寸土地!”

经过考核,次罗布如愿来到了边防。“我就是要在最艰苦的地方磨砺自己,到最偏远的边防奉献青春。”如今,次罗布依旧坚定地说。

来到边防连队,次罗布干劲儿十足,事事冲锋在前。2019年,连队接到驻勤任务,条件艰苦、危险重重。次罗布毫不犹豫,带头写下“请战书”。随后,他带领战友翻雪山、穿密林、蹚冰河,勇闯“老虎嘴”“绝望坡”等危险地段,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始终坚守任务最前沿。很快,次罗布就成为连队战友们的榜样。

2022年,次罗布中士服役期满。因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按入伍地政策,次罗布退役后可安置到公务员岗位。然而面对优厚待遇,他耐心地说服家人,又一次选择了边防,决定继续扎根雪域边关。

“是党和军队培育了我,我理应在军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次罗布说。

为祖国出征

子夜时分,几声清脆的集合号音打破雪原的宁静。空旷雪地上,一群黑影迅速集合,将次罗布包围在中间。

人群中的次罗布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他用石子在雪地上快速画出行动路线,双手熟练比划战术手势示意。几分钟后,队员们心领神会,受领任务便迅速散开,又消失在夜色中。随后,在次罗布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敌”部队番号、人员数量、火力配置等重要数据被源源不断传回指挥所,为“中军帐”作战决策提供了关键参考。

在战友们心中,次罗布的技战术水平没得说。他是连队里出了名的“训练狂人”,曾多次代表连队与兄弟单位精英在演训场角逐。

起先,面对强劲对手,次罗布总是输多胜少。但他不服输,每次失败后都认真总结,调整训练方法。白天,次罗布在训练场认真打磨每个动作。到了晚上,别人都已入睡,他还在研究战术资料。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他的战斗力与技能迅速提升。

2018年,上级举办“擂台赛”,选拔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中“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的参赛选手。次罗布果断报名,经过层层选拔后成功入选集训队。集训期间,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制订了严格训练计划,采用定“任务量”、排“训练表”、刷“最高值”的方式,不断挑战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极限。

每天除了正常训练,次罗布还主动加练,对速度攀岩、定向越野、崖壁救援等15个高强度课目进行“魔鬼训练”。一次40公里负重行军训练时,次罗布腰伤复发,钻心的疼痛让他几乎难以站立。但短暂休息过后,他又背起装备继续冲刺。“那点伤痛算不了什么,我不能掉链子。”次罗布回忆说。

凭借出色的训练成绩,次罗布如愿走上了国际赛场。2018年、2021年、2022年,他先后3次出征“国际军事比赛”“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

赛场上的挑战比训练场上的难度更高,每一次几乎都是生死考验。参加抢救伤员课目时,次罗布脚踝受伤肿大,他却全然不顾伤势,咬紧牙关抬起“伤员”冲向终点,冲过终点线后精疲力竭的他瘫倒在地。冲击厄尔布鲁士山主峰时,当地暴雪肆虐,狂风裹挟着雪粒让人寸步难行,次罗布却一步一个脚印顶风前进,率先登顶。

3次出征国际赛场,次罗布累计取得10个单项第一、10个单项第二、5个单项第三、1个团体第二、1个团体第三的优异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载誉归来,次罗布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并琢磨着将集训比武所学的经验传授给战友,提升连队战斗力。他主动申请成立补差集训队,根据战友特点和短板制订“菜单式”训练计划,还自己总结出“兔子跳跃法”“快速呼吸调节法”“三点攀登术”等训练方法,如今已被大力推广,为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作出积极贡献。

守卫边防线

次罗布所在的连队环境艰苦,驻地被雪山峡谷环抱,常年与恶劣天气为伍。连队担负的巡逻任务是西藏军区最远最险的巡逻路之一,其中一条名为“阿相比拉”,在珞巴语中意为“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途中危险路段达200多处,又被称为生死巡逻路。

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老兵,踏上巡逻路,也无法预料下一步是危是安。在这样的路上,次罗布和战友们一次次用双脚丈量边境线,捍卫祖国疆土。

“前面就是‘大渡博’,我在前面开路,老兵跟上,新兵殿后。”又一次巡逻开始,次罗布照例担任开路先锋。他们要经过的“大渡博”是巡逻路上的一处刀背山,刀背山最险的一段叫“大渡博”,音同“大赌博”,因官兵每过一次都犹如拿生命与自然作斗争而得名。

这段“大渡博”路面宽不到30厘米,两边都是百丈深渊,站在上面仿佛半空中走钢丝。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次罗布拿起砍刀清理苔藓,正准备向前挪动时,不料左脚踩滑,人顺着斜坡滚了下去。生死时刻,他右手死死扣住岩壁,所幸抓住了一截杜鹃树枝才死里逃生。

常年驻守在雪域边关,次罗布几乎走遍了防区内的每一条路,经历的危险时刻数不胜数,光巡逻感悟就记了好几本。“进入谷地,必须先喊山,排除雪崩风险”“河水变色,必须派人到上游观察警戒,确保安全方可过河……”如今,这些经验在连队里广为流传。

在笔记的扉页,次罗布特别写道,“每次巡逻,班长骨干必须站排头”。这也是他的经验所得。2020年7月的一次巡逻中,巡逻分队突遇猛烈暴风雪,天地白茫茫一片,视线受阻。途经狭窄小路时,队员秦永臻脚下一滑,不慎掉入冰河,被湍急河水卷入回水区,有生命危险。

危急时刻,次罗布毫不犹豫跳入河中。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上来,如刀割般刺痛,次罗布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救战友!

刺骨河水中,次罗布摸索着前进,几次艰难尝试后,终于拉住了秦永臻。岸边的战友们迅速手拉手组成“救生链”,齐心协力将两人拖回岸边。

“在这条生死巡逻路上,越危险,作为班长、党员,越要冲在前面。”次罗布说。此后每次巡逻,面对绝壁冰河、“刀背山”“老虎嘴”,次罗布总是第一个冲在前,提前仔细排除各类潜在风险,带领队伍安全前行。

除了身体力行打头阵,为了更好完成巡逻任务,次罗布还坚持学习边防勤务,随时随地收集整理任务区域内的环境资料,总结梳理各类特情处置办法。如今,次罗布是连队里的“边防通”,战友们都说,“只要队伍里有次罗布,再苦再难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这些年每次巡逻,次罗布总是背的物资最多,脚步走得最稳。他带领战友们用双脚丈量祖国边防线,累计行程达到5000余公里。

“我要做高原的雄鹰,在雪域上空展翅翱翔。”次罗布自豪地说,“走在巡逻路上,我们就是祖国移动的界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黄冠 张照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24日 05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