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黄磊
3月30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焦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汇聚政府代表、知名学者、企业领袖及高校师生等百余位嘉宾,共同探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会议邀请了20余位在贸易投资、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权威专家发表主旨报告及专题分享,带来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开幕式上,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月兴表示,研讨会紧扣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贸易投资、数字经济、产学研融合、科技创新及区域协同等议题。这不仅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也为湾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他希望,各界携手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湾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党委副书记丁玉贤强调,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石,产业创新则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当前,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愈加完善,未来应深化理论研究与规则创新,推动湾区形成更加成熟的协同发展机制,促进跨境贸易与投资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深圳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则指出,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突破4.5万亿元,面对全球市场变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议题。她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各界能共同探讨国际贸易投资的新方向,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明确的战略指引,同时借助中国国际贸易投资科研创新平台,助力各方开拓新机遇。
在主旨报告环节,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发表《新形势下的国际投资》主题演讲,深度剖析全球投资格局的变革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的机遇。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则围绕《塑造广东贸易的战略态势和战略优势》,探讨广东省在贸易发展方面的战略定位与新动能。深圳大学开放与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则以《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开放型经济的最新实践经验。
会议期间,备受关注的“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科研创新平台”正式揭牌。该平台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牵头,旨在整合学术界、产业界及科研机构的力量,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实验室也同步成立。该实验室由深圳大学主导建设,致力于研究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为大湾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会议发布了“阿里巴巴橙点同学”教育公益项目成果,此环节由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孙贤胜进行主持。阿里巴巴公益部乡村振兴人才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张雷详细解读了《教育公益撬动数字未来:阿里巴巴橙点同学服务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随后,“阿里巴巴橙点同学”教育公益项目成果正式发布。此外,深圳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宣布聘任首批校外实践导师,涵盖企业高管与科研专家。
本次研讨会不仅深化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合作,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未来,各方将继续携手,共同探索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共筑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的经济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