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科技赋能春耕 智绘蒜乡新景——开封市大蒜及大蒜深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杞县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0:43:00    

4月9日,在杞县邢口镇王寺寨村的大蒜种植基地,开封市大蒜及大蒜深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的专家们踏着松软的泥土,仔细观察着蒜株的生长状况。河南农业大学的李瑜教授蹲下身子,扒开蒜根周围的土壤,用手指轻轻揉搓着湿润的泥土:“土壤墒情良好,但连续三年种植导致微量元素流失严重。”

在一块低洼的地块,服务团成员汪洋副教授注意到蒜苗叶片出现黄化现象。“这是典型的缺钾症状。”他现场向农户提出建议:“建议每亩增施5公斤硫酸钾,配合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结构。”随行的大蒜种植农户连连点头:“去年按照专家的建议使用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蒜头的个头明显增大了。”随后,服务团队结合土壤墒情和种植模式,提出了优化水肥管理、推广抗病品种等解决方案,为农户提供了科学种植的指导。

离开田间后,服务团立即前往河南省永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抵达后,专家们聚焦于苗肥的发酵工艺,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针对企业反馈的发酵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张猛教授从微生物菌种筛选、温度控制优化以及发酵设备升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建议。按照这些建议实施,将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此次科技帮扶活动是开封市“大蒜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缩影。近年来,杞县通过“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受益”的模式,构建起了“实验室-试验田-生产线”的创新链条。

“我们正在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是打造全球大蒜产业的‘智慧中枢’。”杞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持续赋能,杞县大蒜出口额从2020年的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8亿元,品牌价值突破60亿元。

开封市大蒜及大蒜深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的工作,是河南省“科技入乡”工程的生动实践。按照《开封市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围绕特色产业开展“靶向服务”。此次服务团成员、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正是该计划的首批“尖兵”。

“科技特派员不仅要‘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欲’。”汪洋副教授在技术培训会上强调。服务团建立了“田间课堂+线上问诊”的服务机制,通过微信群实时解答农户问题,累计开展培训56场,培养了100余名“土专家”。

在服务团的推动下,杞县正构建起“大蒜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让杞县大蒜不仅‘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吃得好’。”李瑜教授表示,服务团将持续开展科技帮扶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这场科技赋能的春耕行动,不仅播下了大蒜丰收的希望,更播下了产业升级的种子。在科技特派员的精心培育下,杞县大蒜产业正迎来华丽转身,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