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沐甜科技
2024/2025年榨季,广西凤糖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榨季年度工作的总体思路及生产经营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打好榨季生产“组合拳”,不断优化产能、降本增效,实现榨季重要指标在全区领先,主要生产指标再创新高。
多点发力赋能“甜蜜满仓”
实现产糖率13.90%,较上榨季提高2.05个百分点,较广西平均产糖率13.30%高0.6个百分点,在广西各制糖企业中排名第一,创下历史新高。
全面部署,保高糖高榨高收回。榨季前,广西凤糖召开榨季工作会议,系统分析了2024/2025年榨季生产经营形势,并针对本榨季甘蔗持续维持较高产量、成熟期早、蔗糖分回归正常水平的特点,谋划好旗下各制糖企业开榨时间和最佳产能,周密部署榨季各项工作。
加强协同,促安全高效稳生产。榨季期间,加强生产与农务间的紧密配合。根据各区域甘蔗品种和成熟度细化砍运安排,利用“黄马甲”模式从源头管控质量,有效保障甘蔗新鲜度,大幅降低糖分损失;调整生产工艺,缩短榨蔗时间,优化推行“五快”工作法,实现糖分应收尽收,确保在甘蔗含糖份高时保持高糖、高榨、高安全率。
延链拓带,开辟甘蔗产业新赛道。广西凤糖紧紧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加大投入研究糖业产业前沿性趋势和以糖为基础衍生的新型产业,积极培育新业态、研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2025年1月,“菁活”植物活性水商业生产项目正式落地,为甘蔗全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2025年榨季,“菁活”植物活性水单日最高产量达13.79万包,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深挖潜能力促“效益丰收”
实现蔗渣打包率8.26%,与上榨季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较广西蔗渣打包率平均值8.22%高0.04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完成考核目标。
克难关、破瓶颈,深挖设备效能。广西凤糖坚持党建引领,以“书记出题”为着力点,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技术高地作用,组织工匠和技术能手全力攻关生产“卡脖子”技术难题。通过改造旗下各制糖企业的油冷系统、煮糖排水系统、调整锅炉喷渣风口等举措,进一步深挖生产设备效能,提高蔗渣燃烧效率,有效促进打包率提升,节能降耗再上新台阶。聚力攻坚柳江公司减亏扭亏重点工作,实施经济产能优化项目,以技改赋能产能提档升级,本榨季蔗渣打包率同比提升2.39个百分点。
强管理、提技术,探索最大产能。广西凤糖将精细化管理延伸至企业生产管理单位末梢,持续推进班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以指标考核为“指挥棒”,长效化开展榨季班组劳动竞赛、技术帮扶、技能培训,优化员工岗位操作技术,深入挖掘经济产能条件下的最大产能,让班组“小细胞”创造出企业“大效益”。
抢抓机遇夯实“第一车间”
截至3月31日,广西凤糖改扩种面积完成情况同比去年增加6.64万亩,任务完成率167%,其中桉改蔗面积是2024年同期的两倍多,有力提升了“蔗进”率。
提升服务,当好“蔗”保姆。广西凤糖趁着“清桉”的春风,广途径、多举措加快“蔗进率,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开展多场“桉退蔗进”“恢复耕地”现场会,助力甘蔗生产春耕工作。因地制宜细化甘蔗发展措施,针对“桉退蔗进”地块,组织农务人员以专人对接的形式,帮扶蔗农打通从清运、耕地、种植等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做好全程服务,争取更多甘蔗发展面积,保稳甘蔗基本盘。
推广机种,践行乡村振兴。广西凤糖通过召开机械种植现场会,讲形势、宣政策、算收益,持续推广机械化种植在蔗区应用,动员、引导广大蔗农改善种蔗地块条件,以甘蔗适度规模化保障种蔗收益。截至3月31日,广西凤糖机械种植面积任务完成率195%,极大提高了种植效率,有效释放劳动力,增加蔗农时间效益,为提升甘蔗产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促进地方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良种良法,助推高产高糖。农务人员深入蔗区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因地制宜引导蔗农选种高糖品种,从而提高蔗区早熟高糖品种占比,不断优化甘蔗品种结构布局。同时,在甘蔗管护期间全方位宣传甘蔗剥叶技术优势,提高蔗区行间剥叶率;宣传动员蔗农学习“地膜覆盖+早种早管”技术,确保甘蔗生长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蔗农增收创益,践行“益民”初心。截至3月31日,广西凤糖地膜覆盖面积任务完成率210%,进一步为甘蔗高产高糖夯实基础。
广西凤糖将坚持聚集主责主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延链拓带”新路径;在“桉退蔗进”上下功夫,稳住甘蔗产业基本盘,以高产高糖、提质增效助力产业攀升,走稳走实产学研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转自:沐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