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明日起,正式进入!浙江做好准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7:47:00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蔡吉康 浙江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浙江明日入汛
今年台风、极端高温、降雨都比往年多



4月15日,我省正式进入汛期。

今天,浙江省召开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汛期情况。


总体预判,今年浙江气象灾害偏重,主要呈现“四个特点”、面临“四大挑战”:

极端天气多发

强对流天气频次可能增加,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致灾性天气风险突出,气候多变性、复杂性特点比较明显。

梅雨时空不均

预计今年梅汛期降水北多南少,浙北北部降水量偏多2成以上,区域性暴雨洪涝风险高;浙中南地区可能出现突发性强降水,需引起高度重视。

台风影响偏重

预计今年影响浙江台风较常年偏多,其中夏季有1—2个台风严重影响或登陆浙江。

高温伏旱叠加

出梅后,盛夏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热浪,极端最高气温预计达40~42℃,高温日数偏多,需注意防范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图片

综合气象形势和浙江省地域条件,研判今年浙江防汛防台抗旱将面临“四大挑战”:

短板最弱在山区

从历年灾害发生情况看,最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的是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浙西、浙中南等地区山多山高,人员避险面临挑战。

影响最广在江河

浙江河流水系多,特别是汛期钱塘江、苕溪等流域易发生流域性洪水,致灾风险高,对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将带来较大影响,江河安澜面临挑战。

难度最大在海上

海上历来是防台风重点,特别是极端天气状况下要提前组织渔船、商船等回港避风,以及灾害影响结束后需要有序组织出港、出海;此外,码头、港口、航线等需要根据天气影响和响应等级,落实临时管控措施,安全防范压力大。

任务最重在城市

城市运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是防汛防台工作的重中之重。短时强降雨易引发城市内涝、积水等,对城市安全运行、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此外,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农村公路等重点部位易发生塌方、滑坡等情况,需引起高度关注。

汛前工作准备情况

截至目前,汛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简要用4句话来概括就是:责任上肩、隐患清零、基础夯实、保障到位。
责任落实方面

省防指办将于4月15日入汛当天,公布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114名防汛防台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各级防指也将同步公布4.6万名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人,真正做到责任上肩、到岗到人。

此外,针对老弱病残幼等重点人群,各级防指已落实“一户一策”转移责任人,人员转移期间要求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全力确保群众安全。

隐患排查方面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抢抓汛前“窗口期”,聚焦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河网、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海域安全、交通安全、安全生产、旅游安全等8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了“拉网式”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属地均按要求落实闭环管控,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基层基础方面

年初,省政府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今年要推进800个乡镇(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当前,各地正有力有序推进,主汛期前将全面完成建设,投入实战运行。

此外,水利、住建等相关成员单位也在全力“打基础、夯基石”,持续加快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防御工程再上新台阶。

应急保障方面

据统计,全省各级已储备各类应急物资1.99亿件、总价值约37亿元,特别是针对极端情况下应急通信保障问题,为全省1.6万余个多灾易灾村配备了卫星电话,汛前均已全面调试到位。

同时,省市县乡四级共编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371支、9.4万余人,全时备勤备战,遇到突发状况迅速投入抢险救援。

此外,积极推进巨灾保险服务工作,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灾损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补充作用,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和影响。

下步工作安排

进入汛期,意味着全省上下已进入实战大考阶段,重点将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动态排查风险隐患

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继续滚动开展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排查出来的风险,逐一建立“一风险一清单”,严格整改、跟踪销号、动态清零。大家平时如果发现身边存在灾害风险隐患,也可以及时报告社区、镇街或者报警求助。

全面开展应急演练

梅汛期到来前,浙江将持续推进防汛防台万人大培训,特别是针对山区、海岛、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灾害风险全面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确保省市县乡村全覆盖。

省防指办发出倡议: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单位、学校、社区组织的防灾避灾演练,通过参与演练,熟悉掌握逃生路线,掌握安置点位置,掌握各项应急技能,努力做到“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

动员全民防灾避险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极端天气灾害来临前,属地乡镇(街道)、村(社区)会根据灾害风险研判及影响区域,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

希望大家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做好自身安全防护,一旦接到转移指令,一定不迟疑、不拖延,要立即行动,发动家人和邻里,第一时间转移至安全地带,以实际行动守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