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医用猪生物育种基地在四川内江竣工 助力异种器官移植研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19:00    

基地落成仪式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图片由中科奥格提供

4月10日,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奥格”)三期医用猪生物育种基地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竣工。该基地建设投资将超6000万元,养殖面积超5000平方米,每年可稳定产出2000头符合实验动物SPF级标准的大白猪、小型猪、近交猪以及基因编辑低免疫原性猪。

据中科奥格董事长、创始人潘登科介绍,三期医用猪生物育种基地选址利用自然环境对生物安全防控的天然优势,依山而建,猪群通过剖腹产净化技术,设施配备采用初效、亚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与反渗透制水系统等,可隔绝大多数病原体,达到SPF无特定病原体的医用猪标准。

本次三期规模化基地的建成,一方面能为中科奥格及其他科研单位培育基因编辑克隆猪提供更高标准的场地,是异种器官移植、农业新品种生物育种研究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则能为科研机构、企业规模化地提供更高标准的医用猪,作为疾病模型、用于制备生物材料等。同时,这一进展也标志着中科奥格医用猪生产和研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的完善,是实现公司商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利用基地培育的SPF大白猪作为胚胎移植受体,能生产生物安全级别更高的基因编辑器官供体猪,以保障异种移植有更好的猪的来源。”对于三期基地将如何助力异种器官移植,潘登科举例道。

三期医用猪生物育种基地内部

具体而言,在开展异种器官移植前,基因编辑器官供体猪需要进行净化饲养,去除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以避免其通过异种器官移植传染给人。器官供体猪如果产自培育于普通环境中的代孕母猪,可能因为接触母体而携带病原体,增加培育难度,而如果用SPF级大白猪作为代孕母猪,培育出来的供体猪则会非常“干净”,为培育器官供体猪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作为高标准医用猪,SPF猪在构建疾病模型、制备生物材料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资料显示,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SPF猪由于其遗传背景清晰、微生物环境可控,非常适合用于构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在生物原材料方面,基于SPF猪的皮肤、器官、组织、血液等作为生物原材料,开展猪源性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能降低原料携带病原体传播的风险,提高生物医药产品的安全性。

潘登科表示,接下来团队将对三期基地进行整体消杀,做好环境的生物安全保障,预计基地会在5月迎来第一批新生小猪入住。而到了今年9月,基地就能开始陆续对外提供SPF级医用猪。